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王有里先生土生土長在臺北縣坪林地區,經營3 公頃農地,其中有機栽培茶園有2 公頃,造林及水池用地1 公頃,推廣有機栽培,維持好山好水好土壤的理念,促成「生泉全有機茶」的誕生。

王有里先生照片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黃大祐

茶農王有里位於台北縣坪林鄉的有機茶園,是目前坪林鄉唯一的有機茶農,自成一區不與其他農地相連,種植文山包種茶。攝影/黃大祐 一階階往上盡是一片綠意盎然的茶樹,陰雨天雲霧繚繞在丘陵的高低起伏中,將樹梢剪枝後抽的新芽染得一片白茫茫;煙雨迷濛中生長的便是北縣坪林鄉有名的文山包種茶。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蔡聰挺/新竹縣報導】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王長鼎/坪林報導】2008.06.08 03:07 am

坪林包種茶節昨天開幕,縣長周錫瑋到場頒發春茶特等獎給茶農陳隆輝時說,坪林風景秀麗,有很好的觀光條件,加上包種茶遠近馳名,縣府會挹注更多資源,讓坪林觀光產業再出發。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歷史悠久,產茶地區遍佈各省,採製技術精湛。經過不斷創新,形成了多姿多采的茶葉品種,按目前統計,大概有五百多個品種。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6-04

(綜合報道)歎一杯清香熱茶,除了可「提神醒腦」,不少研究指,茶所含的抗氧化物質,還對維持血壓健康等有幫助。要嘗優質的「那杯茶」,不用四處找尋,到朗廷酒店就可以一次過歎九款優質德國茶;又或到福茗堂,品嘗中式名茶,兼享以茶葉入饌的滋味小食。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2008.06.04 02:20 am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考察團深入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檢查“有機茶生產、發展和貿易”項目執行情況。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3/05 17:46

閒來品茗,不能不提到武夷岩茶。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張家樂/南投報導】2008.05.25 03:12 am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2008.06.02  葉明憲/鹿谷、水里報導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江柏樟/南投縣報導】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評鑑茶葉前須注意的地方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茶葉製作程序 - 選菁

茶葉選菁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5/11/09 14:15     記者王以瑾/專題報導

柚子的花香是有名的,只可惜專程來賞花的人不多;三富農場將花香封存,仿照製作果醬的方法保存下來,製成柚花茶,散發著濃郁花香的柚花茶,只有這裡喝得到。三富農場原本是片年產10萬公斤的柚子園,觀光化之後只保留部份柚子樹,但這些柚子都獲得了充份的利用,泡茶、入菜、手工餅乾,經營者在柚子的創意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黃翔/採訪報導】瑞穗鄉鶴岡文旦聞名全台,而每年三四月間柚花怒放,億萬朵甜美濃郁的雪白柚花,更是氤氳出迷醉的縱谷春日。在這裡, 廣達七至八百公頃的柚園,一年花開三期,從開花到結果,自然落花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為免辜負如此動人的春光,瑞穗嘉茗茶廠與農業改良場進行產學合作,自 六年前開始試驗,融合鶴岡柚花與舞鶴茗茶,推出瑞穗地區的特有茶款「柚香茶」。

 嘉茗茶廠請專人採收未施農藥的第一期柚花,佐以當季的新鮮上等春茶,老闆娘粘筱燕表示,一般香片多是搭配綠茶,柚香茶經過多次試驗,以金萱烏龍、大葉烏 龍茶種為主,採用包種茶的烘焙方式。有別於一般香片,也可避免熟茶或陳味茶蓋過柚花清香,才能調和出「七分茶香,三分柚花」絕妙滋味。烘焙過程必須一層柚 花,一層茶葉,不能將柚花與茶葉混在一起,以免花苞帶有辣味的油脂破壞口感,評判茶葉的溼度,在焙茶機中經過八至十二小時的細心烘焙,讓柚花的清香慢慢沁 入剛採收的春茶。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 05月 26日 00:00    香港商報

中醫學認為茶葉苦、甘,性涼,入心、肝、脾、肺經。苦能瀉下,燥濕,降逆;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茶體輕浮,采摘之時,茅孽初萌,正得春生之氣。味雖苦而氣則薄,乃陰中之陽,可升可降。」這些特性說明了茶具有能攻能補,又能入五臟發揮得較全面的功效。近年來,國內許多學者研究證明,茶葉中的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氨基丁酸、茶氨酸、咖啡堿、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抑制脂質過氧化、抗凝、促纖溶、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壓、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肌等作用。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