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03/11/7

投入普洱市場以來和茶友整理一些心得報告 : 十幾年前要賣普洱茶被朋友稽為腦筋有問題,三年前分析新普洱茶會成為未來市場主流,同行友人尚且懷疑,今天日漸成為茶友所接受其原因與由來,敘述給大家參考。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表日期:2003/11/11

雲南地理環境與茶區條件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表日期:2003/7/25

在景邁古茶區之間、古茶樹園裡千百年來從未施肥也從未除草,不僅造福周邊少數民族,數不盡的野生天然藥草生長其中,一種經常可見狀似蟹腳的蘭花殖株植物寄生於茶樹上,那就是千百年來一直與茶樹共生有清熱、解毒的中藥材『螃蟹腳』。這是景邁古茶園特有的自然奇蹟,更是植物學家所嘖嘖稱奇的獨有現象。根據當地耆老證實在醫藥普遍缺乏的過去,有飲古茶習慣的布朗族人,大部份都能活到七、八十歲以上,不能不歸功於慣飲千年古茶的自然調療了。布朗族人習慣將其連同茶葉一起摘採製成普洱茶,使其更具解毒、驅熱功效,因此明清以降,景邁生產的茶葉,在進貢朝廷或出口海外甚或經茶馬古道運往西藏印度等地時,茶製品上黃色部份的『螃蟹腳』就成了分辨野生古茶真偽的不二法門,至今也普遍為中外茶商所繼續沿用。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顏心凱台北報導】2007坪林茶鄉藝術季Ⅱ,8日以「茶鄉與文化、藝術與休閒」為主題,結合好山、好水、好茶等在地特色,希望遊經坪林的民眾,駐足感受鄉民熱情、好客的人情味;台北縣長周錫瑋、坪林鄉長王潮清等人也到場支持,歡迎民眾來坪林體驗的茶鄉文化。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南--潽洱

四川--峨嵋珠茶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9 -

   []椒 聊 至 條 且 ○ 正 義 曰 椒 之 性 芬 香 而 少 實 今 椒 聊 一 捄 之 實 乃 蕃 衍 滿 於 一 升 甚 多 非 其 常 以 興 桓 叔 晉 君 之 支 別 今 子 孫  多 亦 非 其 常 也 桓 叔 子 孫 既 多 又 有 美 德 彼 已 是 子 謂 桓 叔 △ 其 人 形 貌 盛 壯 得 美 廣 大 △ 無 朋 黨 阿 比 之 惡 行 也 椒 之 香 氣 日 益 長 遠 以 興 桓 叔 之 德 彌 益 廣 博 桓 叔 子 孫 既 多 德 益 廣 博 必 將 并 有 晉 國 而 昭 公 不 知 故 刺 之 聊 且 皆 助 語 也 ○ 傳 椒 聊 椒 ○ 正 義 曰 釋 木 云 檓 大 椒 郭 璞 曰 今 椒 樹 叢 生 實 大 者 各 為 檓 陸 機  曰 椒 聊 聊 語 助 也 椒 樹 似 茱 萸 有 針 刺 葉 堅 而 滑 澤 蜀 人 作 吳 人 作 茗 皆 合  其 葉 以 為 香 今 成  諸 山 間 有 椒 謂 之 竹 葉 椒 其 樹 亦 如 蜀 椒 少 毒 熱 不 中 合 藥 也 可 著 飲 食 巾 又 用 烝 雞 豚 最 佳 香 東 海 諸 島 亦 有 椒 樹 枝 葉 皆 相 似 子 長 而 不 圓 甚 香 其 味 似 橘 皮 島 上 獐 鹿 食 此 椒 葉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墨農(註 1)向余道閔汶水(註 2)茶不置口(註 3)。戊寅九月至留都(註 4),抵岸,即訪閔汶水於桃葉渡(註 5)。日晡,汶水他出;遲(註 6)其歸,乃婆娑(註 7)一老。方敘話,遽起曰:「杖忘某所。」又去。余曰:「今日豈可空去?」遲之又久,汶水返,更定(註 8)矣。睨(註 9)余曰:「客尚在耶?客在奚為(註 10)者?」余曰:「慕汶老久,今日不暢飲汶老茶,決不去。」
汶水喜,自起當罏(註 11),茶旋煮,速如風雨。導至一室,明窗淨几,荊溪(註 12)壺、成宣(註 13)窯、瓷甌(註 14)十餘種,皆精絕。燈下視茶色,與瓷甌無別,而香氣逼人。余叫絕。余問汶水曰:「此茶何產?」汶水曰:「閬苑(註 15)茶也。」余再啜之,曰:「莫紿(註 16)余,是閬苑製法而味不似。」汶水匿笑(註 17)曰:「客知是何產?」余再啜之,曰:「何其似羅岕(註 18)甚也。」汶水吐舌曰:「奇,奇!」余問:「水何水?」曰:「惠泉(註 19)。」余又曰:「莫紿余,惠泉走千里,水勞而圭角不動,何也?」汶水曰:「不復敢隱。其取惠水,必淘井,靜夜候新泉至,旋汲之,山石磊磊(註 20)藉(註 21)甕底,舟非風則勿行,故水不生磊;即尋常惠水,猶遜一頭地,況他水耶!」又吐舌曰:「奇,奇!」言未畢,汶水去。少頃,持一壺滿斟余,曰:「客啜此。」余曰:「香撲烈,味甚渾厚,此春茶耶,向瀹(註 22)者的是秋採。」汶水大笑曰:「予年七十,精賞鑒者無客比。」遂定交。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值秋茶採摘季節,位於中國福建省閩侯縣洋里鄉的嘉梅茶場彌漫著清新的茶香味。近年來,閩侯縣在高山地區大力發展茶葉產業,主要種植台灣軟枝烏龍、鐵觀音、金萱等優質烏龍茶。目前閩侯縣無公害優質烏龍茶種植面積已達9450畝,2006~2007年新植台灣軟枝烏龍、鐵觀音等優質烏龍茶有4965畝。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值秋茶採摘季節,位於中國福建省閩侯縣洋里鄉的嘉梅茶場彌漫著清新的茶香味。近年來,閩侯縣在高山地區大力發展茶葉產業,主要種植台灣軟枝烏龍、鐵觀音、金萱等優質烏龍茶。目前閩侯縣無公害優質烏龍茶種植面積已達9450畝,2006~2007年新植台灣軟枝烏龍、鐵觀音等優質烏龍茶有4965畝。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年代後

  • 1981-2005-近25年台茶演變
  • 由於台幣升值,茶葉生產與製造勞工缺乏,工資上漲,台茶逐漸失去外銷競爭力,外銷量逐年遞減。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