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編號O002 售價$ 700
商品特徵
外觀︱外觀勻整緊結,色澤新鮮翠綠帶油光。
茶香︱清純濃郁,純和的蘭花香味。
茶湯︱金黃明亮,滋味甘甜醇厚韻味足,喉韻極佳。
產品規格
原產地︱ 台灣台北木柵茶區
焙火程度 |輕焙火
原材料︱ 100%全天然茶葉
海拔高度︱200~300公尺
最佳產季︱四月底到一月上旬
內容量︱ 150g±5g
包裝容器|內真空包裝,外紙盒
沖泡方式
茶葉投量︱2~3克
茶湯溫度︱95℃~100℃
茶湯水量︱180㏄
建議浸泡時間︱約1分鐘
沖泡回數︱約3~5次
建議沖泡茶具︱白瓷器皿或紫砂壺
簡述源起
木柵鐵觀音茶樹是於日據時代,由木柵茶葉公司派茶師張迺妙、張迺乾兄弟遠赴中國大陸取回,種植於木柵茶區,而有木柵鐵觀音茶的開始。
木柵茶區現以產銷鐵觀音茶為主,又因每季鐵觀音的採收期約為十五天,採茶人手不足,為錯開產期而種植少量的四季春、武夷、梅占、金萱等,所製成的茶也稱鐵觀音。為了區分二者製成的茶葉,則稱鐵觀音茶樹製成的茶葉為「正欉鐵觀音」。正欉鐵觀音與一般鐵觀音的區別為茶樹的生態,正欉鐵觀音橫張枝,葉面折皺,主葉脈不正中,葉邊齒序大小不一和排列不一,一般茶葉則無完全相同之處。正欉鐵觀音於茶乾,表現則較一般茶沈重,枝梗較胖也較短。沖泡後正欉鐵觀音茶湯較濃,入口茶質較重,並有特殊之品種香。
木柵正欉鐵觀音茶的特殊口味及香氣,其形成原因為木柵茶區多屬東照山坡,氣候溫和,長年雨水或霧氣滋潤茶樹,木柵地質為褐色或淺紅色泥土和礫石混合,排水性、保濕性、透氣性良好,土壤肥沃,茶樹生長良好,茶面柔軟,葉質肥厚,加以鐵觀音之傳統製法布包團揉,文火烘焙,二度輕醱酵產生之弱果香,為木柵鐵觀音之獨特茶香。
木柵鐵觀音茶的製造是屬半醱酵茶製造法,作業流程為:
- 採摘(上午8點~下午5點)
- 日光萎凋或室內熱風凋萎、浪菁(凋萎時間8~12小時,浪菁4~5次)
- 炒菁
- 初揉
- 布包團揉、覆炒(覆炒3~5次,團揉20~30次) 文火覆乾、覆揉(團揉10~20次)
- 初焙
- 揀枝
- 覆揀
- 成品
木柵茶區海拔高度約為300~350公尺,東西嚮日照時間長,加上正欉鐵觀音葉面多數向陽,所以茶葉含單寧及各種成份均高;依理論而言,苦澀味會較重;但經傳統高度醱酵,二度醱酵,文火團揉,中長時間、中高溫焙火,使茶葉苦澀味相對減少。茶鹼因中高溫火而有改變,亦適合中老年人或腸胃較弱者飲用。但泡茶時也應注意鐵觀音茶高溶解質之特性,置茶量以三分之一以下為宜,溫潤泡時間不要太長,第一泡茶水溫約95度,沖泡時間約為20~30 秒,置茶量少時得稍加長時間,第二泡至第五泡則以80度~90度開水,約沖泡10~20秒即可。
沖泡鐵觀音之要訣: 1. 茶壺越大,茶葉相對比率越少。 2. 茶葉越細,茶量越少。 3. 沖泡時間宜短不宜長。 4. 水溫不宜過高。 5. 紫砂壺為宜。
木柵鐵觀音是屬包種茶類醱酵較重的一種,也是困難度較高的一種,醱酵高,製造時間長,所產生的香氣差異也多,加以季節、地質、焙火等因素,粗略分類為品種香、花香、果香、蜜香、松脂香、季節香等。沖泡茶湯飲後,用舌面與上顎接觸則有一層厚厚的茶汁附在其中,飲後數分鐘則感喉頭生津。如果要更清楚鐵觀音之香與甘醇,可將沖泡好第二、三泡茶湯放涼了,再喝半口茶,由口腔溫熱茶湯,徐徐讓茶湯滑入喉嚨,再將口中的茶香用鼻孔向外吐氣,即可感受到鐵觀音的香,接著再喝半口溫或冷的白開水,即可感受到鐵觀音的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