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灣茶有興趣的朋友,本文章可以讓你多一層認識....
由於四季春茶種,管理容易生命力較其他茶種強,目前,南投民間與鹿谷茶區的茶農,大都改種植四季春茶種,雖然在高山茶價格優勢壓迫下,低海拔茶區價格一直處於劣勢,在民間鹿谷茶農努力經營並不斷提昇製茶的技術,紛紛轉由機剪茶以量取價的情況下,四季春茶也算是替民間鹿谷茶區維持一條財路,各地茶行也以民間鹿谷機剪茶為取向,使得民間茶區仍能維持滿街都是茶商的榮景。
過去四季春茶剛出現時,顧客直覺的反映是太"脂粉味"了,然而在這幾年精進改良製茶技術,茶農已抓住製茶之要領,使得雖是低海拔茶區的茶葉,無論在口感香氣或喉韻上,均能受到普羅大眾的認同,當然質優價格低廉也是市場優勢因素之ㄧ。市場導向,有時是很殘忍與無情的,四季春茶種,是很怕天氣炎熱的,雖然有不少茶農在空調設備上增加投資,在品質上,的確是好多了,但季節的差異,夏茶(下茶)仍是一個無法克服的自然法則。
四季春茶,香!而且香味的變化不會因為不同批茶有太大的變化。品種很好認,一般市面上機採茶大部分都是四季春的天下。由於價格實在過低,許多茶農已尚失以往對種茶製茶那股熱勁,製茶若不好那喉韻就差多了!但用心製茶的四季春,其喉韻還是相當不錯的!經濟一不景氣,各行各業都差很多,前後只是幾年間,波動變化還真大!
四季春俗稱"輝仔茶",據說是木柵茶農張文輝先生偶爾從山上發覺到的茶種,一年可採七、八次,(鐵觀音一年五次)所以取名四季春。由於製茶過程簡單,炒菁過程較容易,且香味宜人,因此深受茶農喜愛;在民國八十年時陳煩堂先生自木柵茶區引進『四季春』品種到名間鄉 ,此品種抗寒性高,香氣明顯,縮短冬季茶葉休眠時段,成為本省茶農最常種植的茶種,和翠玉、金萱並列本省普植茶種的大宗。
台灣好的四季春茶,大部分都拿去作外銷茶了,除非和店家或茶農有熟,要不然是很難喝到的,優質的四季春茶,不但茶湯順且可以沖上八泡。
由於這幾年來,消費者迷信高山種的茶就是好茶,跟崇尚名牌名人是一樣的,又在茶商懶的去教育消費者下,反正消費者喜歡高山茶就弄高山茶來賣,形成好像機剪茶就是不值錢,也就是四季春真的不值錢似的,但如果您是喜好烏龍茶的消費者而且非烏龍茶不買,其實在這幾年中您不知已喝下多少四季春,有一個大家省思的問題,大家買茶或到朋友家喝茶,有人用四季春茶在賣或請客的嗎?
那麼台灣那些種植四季春的茶農不早就喝西北風了,想想吧,那麼多的四季春跑到那裏去了?目前台灣外銷的茶葉並不多喔,在此對消費者提醒一下,真要買烏龍茶葉,你可以要店家先拿四季春茶泡來喝,你若可以接受的話,那在決定你要買的茶葉,不僅可以買到真的適合自己喝的茶葉,也可省下一筆小錢的。
四季春茶種已是一種相當量化的茶種,種植面積自文山區到高雄六龜;花東地區皆有大量之種植,目前台商自印尼;越南;大陸亦有大量之栽種,回銷台灣的量也十分可觀,由於該地區人工價廉,多以手採茶回銷台灣,有投機商人將這些茶跟台茶合堆在一起,再分裝銷售,若你是買到的高山茶但卻只能泡三次的話,應該是買到回銷的茶葉了,就目前台茶四季春而言,機械採收45天一次,一年可採收8次;除早春茶,春茶,冬茶,冬片子等四次留作國內市場外;其餘均外銷與作成飲料茶。
台灣外銷的茶葉並不多,喝不到高山的四季春原因,市場高海拔茶幾乎是烏龍茶佔大多數,而四季春及金萱、翠玉就很少,然其中最大原因在於市場本身,四季春茶以前也種植很多,並非品質不好,而是茶價很差,以批發價而言,只有烏龍茶一半價多一點,雖然產量比烏龍茶多,但換算成本還是比烏龍茶差,造成茶農紛紛改種烏龍。當然跟作大家比較喜歡喝烏龍茶也有關。其實,也不是大家都喜歡喝烏龍茶,因消費者從早前的記憶,一直以來,認為大家喝的茶就是烏龍茶。
茶價為什麼差,當然是市場決定價格。消費者認知的搶手貨價格當然就不便宜了,就這跟金萱茶沒兩樣,知名度問題ㄚ,由於消費者只認得高山茶烏龍茶,除非行家或稍微入行的茶友,會選擇各式的樣茶來品茗,不然一般大眾購買大概都會指定高山茶的,那低海拔區的茶或聽都沒聽過的茶區種的茶,價格自然而然就高不起來了,但是台灣商人哪有這麼笨,有錢不會賺嗎,辦法是人想出來的,這些地區的茶葉,當然就是跟知名高山茶合堆一起賣了。茶農沒多賺到錢,消費者盡量花錢,最快樂的就是腦筋動的快的商人了。若以茶農製茶人來說,製茶,尤其半發酵茶要求就更多,論價格,最好是隨著製程,製茶師傅的技術,來算才較合理,茶農製茶人與茶商說,高山茶就讓外行人來買吧,好的四季春茶,又便宜的四季春茶,就留給我們這些生產者來享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