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8.03.05 鹿谷鄉農會 推精典茶藝班 葉明憲/鹿谷報導
▲鹿谷鄉農會推動精典茶藝班,採取小班制,成員們個個聚精會神汲取新知。(葉明憲攝)
「只有真正了解各種茶葉,才能知己知彼,也才能知道凍頂烏龍茶到底好在那裡!」鹿谷鄉農會近期推展「精典茶藝班」,採取小班制逐一研究品嘗國內較常見的茶葉,農會推廣股長林獻堂強調,如此才能落實、紮實鹿谷鄉茶鄉文化。
鹿谷鄉栽種凍頂烏龍茶百餘年,直到農會舉辦茶葉比賽後才真正起飛,全鄉人口有高達9成以上的經濟活動與茶葉有關,比例之高全國難出其右,茶鄉美譽得之無愧。
小班制 落實茶鄉文化
林獻堂表示,茶鄉要永續發展,不能單單侷限會泡烏龍茶,消費者到來買幾斤茶而已,鄉內「茶人」應該博曉茶文化,充實茶知識,消費者能夠在喝好茶之餘還能吸收新知,才能奠定茶鄉真正屹立不搖的地位,讓觀光客一到台灣,想到茶葉就指定要到鹿谷鄉來。
也因此,農會在已穩定的生活茶會團體中,再推動精典茶藝班,採取平均以12人為原則的小班制,每人再輪流擔任講師,須自行找尋相關資料及多人品嘗各茶種,才能講得生動有內涵,接觸茶葉範圍擴及鐵觀音、老茶、包種茶、金萱茶、綠茶、紅茶、貴妃茶、東方美人茶、四季茶甚至是大陸的普洱茶。
林獻堂指出,要泡出好茶,必須針對茶葉的特色,茶量、水溫、茶壺、時間均有所不同,不能千篇一律以凍頂式泡茶;如烏龍茶以紫砂、朱泥壺為宜,水溫度95到100度;紅茶為玻璃罐、約40秒;貴妃茶以標準壺較適當;東方美人茶以蓋碗為佳;鐵觀音則是黑鐵砂壺;老人茶普洱茶以厚罐為宜。
互動佳 將做更細分班
林獻堂指出,目前初分5班仍要再行分班,昨日更有3班進行講習,學員們個個手拿紙筆、邊聽邊記心得,還得排隊逐一聞香、觀察茶渣、品嘗茶湯,氣氛活潑有趣。學員們強調,觸類旁通後,茶藝最終仍回歸烏龍茶,確實發揚鹿谷鄉茶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