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 Brain     更新時間 : 2008/08/28 09:57:59

20年前,葉兩傳用「新新人類」和「開喜婆婆」,讓開喜烏龍茶紅透半邊天,20年後他要用「老子曰」,完成將台灣茶推上國際舞台的夢想。

葉兩傳從廣告人變成為跨足國際市場的商人,將台灣茶打入歐洲市場,也將法國經營成功的品牌引入台灣。

(Brain.com 2008年8月動腦雜誌)包裝茶逐年在台灣飲品市場發光發熱,成為台灣消費者最主要的飲料之一,這其中的關鍵不能不提到,1985年信喜實業推出的「開喜烏龍茶」,徹底顛覆華人3,000年來只喝現泡茶的傳統習慣,開創「冷飲茶」的新潮流。

  1993年開喜烏龍茶年銷售額高達70億,當時整體茶飲料市場總額不過150億,開喜就占了近1/2強,造成久津實業葡萄王可果美等廠商也相繼推出烏龍茶產品,引領的風潮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而「新新人類」和「開喜婆婆」等廣告訴求,放到現在的時空當中,也同樣令人記憶猶新,幕後推手正是曾任廣告人的「老子曰」實業董事長葉兩傳。

開喜烏龍茶顛覆飲茶習慣

  1985年,葉兩傳與信喜實業董事長陳清林前往日本觀光考察,發現中國人喝茶的文化竟然在日本人手中發揚光大,包裝茶市場規模就有日幣400億元,於是兩人有了生產包裝茶的念頭,開喜烏龍茶就是在葉兩傳手中泡出來的產品。

  外界總是以為開喜烏龍茶在突然間一飛沖天,事實上開喜一開始根本不受台灣人青睞,一度陷入經營困境,直到1991年才因為台灣經濟繁榮,消費者在飲食大魚大肉之際,也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無糖、低糖又方便的包裝茶取代碳酸飲料,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再加上「新新人類」和「開喜婆婆」等廣告話題奏效,開喜烏龍茶從此鹹魚翻身。

  以飲料這樣低關心度的產品來說,平均3~6個月市場上就會有一批產品汰舊換新,開喜烏龍茶可以堅持6年不退縮,源自於葉兩傳和陳清林兩人都是屏東農專(屏東科技大學前身)食品科畢業的背景。

  葉兩傳提到,食品專家和行銷人看茶的角度是不一樣的,行銷人只關心8個月內產品付出的成本能不能回收;食品專家則認為,中國人喝茶的歷史已有3千年歷史,未來一定還會延續8千年,所以,和8千年相比,短短6年的失利並不算什麼。葉兩傳的氣魄可見一斑。

茶飲料值得推上國際

  以他的角度來看,現在茶飲料市場競爭激烈的原因,在於進入門檻低,以各家飲料大廠的條件,推出茶飲料並非難事;但是,他並不認為市場已經達到飽和階段。葉兩傳點出,目前各家包裝茶的行銷策略或廣告表現上,仍舊一味強調好喝、回甘、解渴等產品特性,不但沒有差異化的訴求,也看不出茶對於台灣消費者的文化意義。

  雖然締造了開喜傳奇,開喜烏龍茶1994年之後卻因為擴充太快,導致經營權更迭,對於茶飲料始終無法忘懷的葉兩傳,轉而把優質的台灣茶,推廣到國際市場,化身為商人,2004年自創品牌「老子曰」茶飲料,以法國為根據地,將台灣茶打入歐洲市場。

  葉兩傳暱稱法國是他第二個情人,相較於英、德兩國,法國對多元文化有更大的包容性,選擇法國出發,再適合不過。然而沒有龐大的行銷預算,一項來自東方的產品,該如何拉近與西方的距離,命名就成了關鍵的第一步。

  來往法國多年,葉兩傳發現,歐洲人排拒過度商業化的產品,重視產品背後的文化內涵。20世紀歐洲的中國茶市場,早已讓日本人用「禪(Zen)」取得時尚地位,日本茶飲料的品牌在歐洲擁有綿密的組織網絡,其他東方國家想突圍並不容易。

  於是,葉兩傳單槍匹馬,花了四、五年的時間深入歐洲風土民情,體察當地的社會與人文精神,同時擴大人脈。21世紀中國熱崛起,他觀察到歐洲人欣賞老子「無為」等思想,對老子的好感度也大過孔子,於是,「老子曰」(Lao Tsu Say)誕生了,名字響亮,歐洲人也不陌生。

  2004年葉兩傳參與文建會推廣「台灣紅」(取材自台灣日常生活中象徵喜氣的紅色),同年10月,「老子曰」以台灣紅禮盒參加巴黎食品展,獲頒趨勢及創新獎。之後,「老子曰」推出可站立的袋茶包加上陳列工具茶盤,獨特的茶包禮盒,也拿下德國漢諾威iF Product Design Award產品包裝設計獎

  從開喜烏龍茶到「老子曰」,不難看出葉兩傳巧妙的從文化面著手,擬定一系列的行銷策略。原來,葉兩傳很喜歡「逛菜市場」,從菜市場五花八門的陳列商品,以及形形色色的消費者,最能看出市場需求,也才能發想出貼近人心卻又獨樹一格的創意。

洞察文化找行銷契機

  開喜烏龍茶希望讓台灣年輕族群除了碳酸飲料之外,更能擁抱老祖宗喝茶的文化,於是出現了「開喜婆婆」無厘頭的表現方式,以及「新新人類」、「繼續喝茶五千年」的廣告訴求。

  葉兩傳則想像著法國巴黎香榭大道上,什麼樣的畫面會吸引來往的歐洲人注意,於是「老子曰」平面廣告利用裸身女子,帶出具時尚摩登感的中國文化,視覺效果十分強烈。

  此外,葉兩傳在歐洲不走傳統媒體宣傳路線,而是不斷利用活動行銷的方式,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例如:在巴黎舉辦過一場「老子曰」茶與法國起司的創意產品發表會,吸引當地35家媒體的目光。豐富的人脈資源則協助他與通路談判,試圖在千篇一律的歐洲產品中,也能看到「老子曰」茶飲的蹤跡,歷經四年的努力,目前「老子曰」在歐洲擁有180個銷售據點,包含:法國的彭瑪榭(Bon Marche)、模諾皮(Monoprix)、春天(Printemps)與老佛爺百貨(Galeries Lafayette)超市、英國Harrods及荷蘭機場等地。

  葉兩傳以先驅自居,喜歡挑戰「不可能」的事物,20年前的開喜烏龍茶是個顛覆傳統的成功案例,20年後他要完成許多本土飲料大廠做不到的事,將台灣茶推上國際的舞台。

  過去四年,葉兩傳已經投入了二億元耕耘歐洲市場,他深信茶飲料絕對是能持續熱賣的商品,不過他也坦承自己尚未完全成功,還在等待一飛沖天的機會。「老子曰」能不能創造極高的品牌價值,就看如同當年開喜烏龍茶走紅的爆發點,會不會提前到來。(動腦曾書璇撰文)
註:葉兩傳小檔案

1955年生,畢業於屏東農專(現已改制為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
1982年 成立麥達廣告,擔任總經理。
1985年 與信喜實業董事長陳清林一起開創「開喜烏龍茶」,推動「包裝式冷飲茶」。
1993年 「開喜烏龍茶」廣告策略運用成功,創下台灣單一品項年銷售新台幣70億的紀錄。
1993年 成立和法實業,代理法國知名美髮品牌「萊髮耶」在台灣頂級髮廊販售。
2002年 成立老子曰實業。
2004年 開創 「老子曰」茶飲料品牌外銷至歐洲市場,並代理法國國寶級飲品「法奇那」(Orangina)。
2008年 代理法國巴黎知名麵包店「保羅麵包」,即將開幕。

動腦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a Guru 的頭像
    Tea Guru

    Cha Thé Tea

    Tea G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