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哥司機故意一路狂飆,搞得後座的老闆左傾右倒,手中的飲料灑了一地,剎時車子停住,帥哥司機拿回那瓶飲料,笑著擱下一句:「想喝?自己買!」沒料到,正想漫步享用的當下,如疾風而過的美女駕駛又把它搶了過去。(黑松,就是茶)文武百官上朝,皇上威風凜凜,此時小太監慌慌張張跑上來,問:「皇上,龍怎麼都不見了?」皇上大驚,一看胸前的黃袍果然沒有龍的圖騰,原來......都跑到某兩瓶飲料上頭啦。(維他露,御茶園)辛苦工作的上班族,碰上這天公司開會,正準備看營業成長報告,不料投影片上放映的是開高走低的曲線圖,引起同事們之間一陣推委和叫罵,最後發現,原來是投影片放反了,「真烏龍!」(統一企業,茶裏王)
以上三則逗趣的廣告,所賣的主體商品都是︱︱茶。去年一年來,不斷推陳出新的茶飲料廣告一檔接一檔,可見得茶飲料真的非常賺錢,才會讓各家廠商願意砸下大筆廣告費,一點也不手軟。
無糖綠茶最紅 蔚為市場主流
沒有錯,二○○三年台灣消費者一共喝掉四百八十億元的飲料(比去年的四六六億元多三%),其中茶飲料就占一五○億元,而最紅的是綠茶口味,賣掉四十五億元,份量高達三分之一,已經趕過奶茶類。
常到便利商店買東西的消費者,不難感覺到: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品飲料上架!根據飲料業者的調查統計資料,近三年來台灣飲料市場每年推出的飲料新產品,平均都有五百項,其中茶和果汁都保持一百項以上的出色紀錄。
去年推出的新飲料有六百卅六項,賣得嚇嚇叫的茶飲料即占二百二十項之多,像統一企業有「茶裏王」,維他露有「御茶園」,連黑松都推出「就是茶」,無糖綠茶在去年成為茶市場主流,今年將繼續熱門。
依飲料業者的分析,二○○三年茶飲料比二○○二年多賣十億元,成長率七%,位居第二(見圖一),但以規模來說(見圖二),茶飲料的占有率高達三成,幾乎是第二名碳酸飲料的兩倍,已經穩坐飲料市場龍頭。
統一的茶裏王 佳績破十億元
飲料產品的特性是生命周期短,在二○○一年和二○○二年位居茶飲料冠軍的奶茶,到了二○○三年馬上給綠茶比了下去,日式風格和無糖口味的綠茶紛紛出籠,而烏龍茶也在後面緊追,紅茶就少很多。
茶飲料龍頭中的龍頭,要屬統一企業的「茶?堣?」,挾便利超商的通路優勢,二○○一年剛推出時銷售兩億元,次年就翻五倍,創下十億元的佳績,二○○三年在各家品牌爭鳴之下,成長到十三億元。
從統一「茶裏王」的行銷定位分析,就可得知茶飲料受歡迎的原因,來自上班族的健康意識,喜歡「無糖」和「低糖」的訴求,而第二品牌維他露「御茶園」大走日本風,於是深受女性喜愛。
新切入茶飲料市場的黑松,以「寧可喝茶也可以不要工作」的廣告概念,要和統一企業別苗頭,預計二到三年達成一○%市占率。更要特別注意的是,可口可樂和天仁茗茶合作,推出「天溪」綠茶和「天霧」烏龍茶。
而以「開喜婆婆」打出一片江山的開喜,維持市場基本盤之外,更進一步導入日本產地萃取的微量元素,開發機能性的茶飲料,深具市場嗅覺。古道也懂得跟進,讓無糖岩茶、宮廷十六茶等上架開賣。
另外,果菜汁起家的波蜜,和賣速食麵的維力,都正式加入了茶飲料市場,前者有「首選碳焙」,以及另類調味茶產品,如元氣茶和健美茶等,後者是「茶怪獸」,專走學生市場。百爭家鳴茶市場,例子不勝枚舉。
口味不斷翻新 試探民眾味蕾
飲料業者指出,亞洲一年的茶飲料市場上千億,茶已成為老少咸宜的時尚新寵。而從市面的日式風格、另類調味、機能飲料、本土口味等多種茶飲料風貌來看,不斷翻新茶飲品的口味,正是業者刺激買氣的不二法門。
隨著國人健康意識高張,飲料業者表示,帶有健康概念的飲料品項,像綠茶、機能性茶飲等,仍然是未來一年茶飲市場的主流,還有一○%左右的成長幅度,其中,含糖和不含糖的品項約是五五波比例。
此外,去年整體飲料市場總值四百八十億元,多虧茶飲料的帶動,今年也不例外,在茶飲料的領軍衝刺下,整體飲料營業額將有上看五百億元的利多,而今夏的茶飲新口味更是值得期待。
二○○三年飲料市場
成長率(圖表一)機能飲料成長18.7% 茶飲料成長7% (預估二○○四年10%)果汁飲料4.9% 占有率(圖表二)水飲料8.8% 咖啡飲料11.2% 碳酸飲料17.3% 果汁飲料15.5% 茶飲料31.3% 其他15.9% 新產品(表三)茶 220 果菜汁 164 咖啡 84 碳酸飲料 61 包裝水 40 機能飲料 20 其他 50 整體 639項參考資料來源:黑松公司、飲料公會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