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區赴湄潭縣參觀考察側記 (2008-07-16 18:59:38) 作者:楊印
一望無際的永興萬畝茶海
背景1:湄潭縣是貴州省最大的茶葉基地縣,素有“煙縣、酒鄉、茶城、糧倉”之稱,盛產優質大米、油茶籽、茶葉等,近年來,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特色興縣、產業強縣”發展理念,通過多年的努力,縣內21家涉茶企業獲QS質量論證,1家茶葉企業獲國家級龍頭企業稱號,擁有20萬畝茶葉基地和16次獲國家級金獎的“湄潭翠芽”茶,全縣已有17個產品先後獲省、部級以上名優產品稱號。
背景2:近年來,南明區相繼制定了多項扶持政策措施發展茶產業、經營茶產業,為貴州茶業發展貢獻力量,2005年,成立南明茶業商會,為茶場、茶業經營戶、茶業公司牽線搭橋,提供服務;2006年,引資建成貴州省最大的茶葉批發零售交易市場——貴州茶城,並扶持太升茶業市場打造全省茶葉集散中心,2007年,舉辦南明春茶品茶係列文化活動、首屆南明茶文化節、“萬人品茗”係列活動,向省內外推介省內茶業品牌,營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圍;2008年4月,南明區正式出臺了《南明區加快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對發展茶產業提出了明確目標。
機械化的茶業生產車間
7月8日至9日,由南明區委副書記高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永賢帶隊,文化產業、旅遊、新聞宣傳等部門,以及貴州太升茶葉市場、貴州海外旅行社、貴陽國旅旅行社等企業一行18人到遵義市湄潭縣對茶葉產業的發展和茶葉產品的生產、加工、營銷以及如何利用茶文化做好生態旅遊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茶鄉之行。
8號上午,考察組一行到達湄潭縣,湄潭縣委書記田剛、縣長肖發君等縣領導就帶領考察組參觀了黃家壩鎮桃花江農家樂、全國農業旅遊示范店——核桃壩、四品君茶業、永興萬畝茶海、浙大西遷陳列館等地,讓考察組一行對湄潭的生態旅遊資源有了大體的認識,並介紹了當地開展鄉村生態旅遊的發展情況,一天的參觀行程,沿著兩旁都是茶山茶樹的水泥路,大家或車覽茶鄉風景,或在停車點駐足參觀,都不約而同地讚嘆湄潭茶業發展帶來的重大成效。貴陽國際旅行社的總經理楊華剛高興地說:想不到這裏有這麼好的茶文化旅遊資源,回去後我們將充分利用現有的萬畝茶海、茶企業生產等茶文化資源,設立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短線旅遊線路,通過旅遊,加強貴陽、湄潭兩地在經濟、文化上的交流。
考察組一行參觀蘭馨茶業公司產品
9號上午,考察組一行來到湄潭工業園區、蘭馨茶業、栗香茶業等企業的生產基地和廠房,現場參觀機械化的“茶青變茶葉”過程,並與多家企業負責人就如何充分發揮南明、湄潭兩地特有的文化底蘊、茶葉市場和生產基地等資源優勢,進一步為推黔茶出山,促經濟發展,以及打造茶文化品牌、圍繞茶文化開展生態旅遊等內容進行深入的交流座談。
栗香茶業總經理譚書德在交流中饒有興致地談到:“農戶種茶就是要找企業生產,企業生產出茶就是要找市場銷售。湄潭目前生產出了茶,但是要想方設法地將茶賣出去才算成功,南明區近兩年來圍繞茶文化舉行了一係列的茶事活動,我們企業專門派人參加了活動,並且還取得了“茶藝之星”、“現場炒茶制茶”比賽的好成績,擴大了企業的影響,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為企業在市場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談到如何推黔茶出山的問題時,茗茶公司的負責人談到:茶葉是一種生態產品,要想發展茶文化,就必須聯合起來共同開展茶文化活動,把規模、影響做大,充分利用南明區、湄潭縣所擁有的優勢,聯合探索做茶文化品牌。
考察組與湄潭縣政府、茶業企業代表座談
湄潭縣副縣長趙運洪在參觀交流中向考察組介紹:“目前,湄潭茶葉產業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基地--茶青交易市場——加工企業——西南茶城交易市場——省內外市場”的“產——加——銷”網絡體係,扶持組建了14家茶葉專業協會,有會員50000余人,協會在農戶與企業之間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形成了企業、協會、農戶三者共同利益聯合體,並支持企業到大中城市以建立經營網點、開設專賣店等形式構建湄潭茶葉營銷網絡,這就需要象南明這樣具有市場資源優勢的區域與我們聯手,帶動茶產業的發展。
區委副書記高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永賢在交流中談到,南明區擁有貴州茶城和貴州太升茶業市場兩家茶業專業市場,20余家大型茶樓,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和發達的服務業優勢,在全省茶產業發展中,能夠發揮獨特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以茶為媒介,每年開展形式多樣的茶文化係列活動,把茶文化活動打造成為南明區的一個品牌、一張名片,然而南明不產茶,如何將茶的底蘊挖掘出來,將活動進行有效的拓展,這就需要了解種茶、採茶、制茶的相關知識,需要茶業產地和企業積極參加活動,支持活動,充分利用兩地資源,為貴州綠茶產業搭建一個發展的平臺。
來源:南明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