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靜宜/專題報導】 2008.02.22 08:25 am
按下滑鼠,夢幻美食送到手
熱愛食物的人狂熱到某種程度,要他們上窮碧落下黃泉都不是問題,這些人多半有不可理解的偏執。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嘴勤腳懶的人,那少不了會連上這幾個頂級食物網站,只需坐在電腦螢幕前,看這些偏執狂親臨現場,描述薑母茶裡的黑糖、生薑產地、時節,甚至農夫名字、個性;或是對義大利巴薩米克Balsamico醋的年份,又如何的斤斤計較。
接下來就到廚房裡倒杯熱咖啡,再回到螢幕前按下滑鼠按鈕,過不了多久,就能透過宅急便,吃到那些行家千里迢迢尋到手的夢幻食物了。
頂級食物網,1年業績竄3成
有美食網站教母之稱的葉怡蘭,也是PEKOE食品雜貨鋪網站的經營者,6年前在網購尚未成形之際,就曾透過「網路留言板」玩起競標,工程可想而知的艱鉅,1瓶手工果醬最後得標價格,竟比原來翻漲5倍,讓她見識到消費者對於好食品的求之若渴;如今該網擁有13萬會員,近1年來業績成長3成,她說,「曾經有次果醬到貨的消息才PO上網,7分鐘內200瓶就售完,手工食品需要時間,實在急不來,一旦上網就搶翻了。」
全世界都無法否認食物對生活的影響力,尤其對雅痞而言,展示品味的方式也在改變。90年代末期,食物、設計與旅遊,漸漸成為主流價值,現在有人把吃了什麼產區、什麼莊園的巧克力當成一種炫耀,也無怪乎「圓頂市集」或「貝露加」、「浪漫食彩(明光食品行)」這類網站會前仆後繼地投入頂級食物的網站經營上。
頂級食材網,像福爾摩斯般完成不可能任務
夢幻食材網不同於一般購物網站,它就如徵信社一樣,除了滿足客人的需求,還要有見微知著的精神。浪漫食彩的蔡岳軒說,「有客人說在某家名店吃到一種頗有嚼勁的東西。」聽來恐怕比找失蹤兒童還難,這就是食材專賣店引以為傲的本事了,經過臥底試吃、明察暗訪終於查出是「泰國魚肚」;還有人指定要童年吃過的海山醬、少見的野生雲耳、膠質豐富的鹿筋等,甚至許多餐廳、飯店牆上,都會貼「有困難,找明光」的電話貼紙,這可不是地下錢莊廣告,而是經營70年的口碑,客人一旦盼到自己魂牽夢繫的
從2002年開始經營網路食品販售的葉怡蘭,剛開始是源自於自己所寫的內容,網友都吃不到,有鑑於此,才將自己所吃過的食品,也開始分享銷售。
記者徐世經、高智洋/攝影
食材,就像老婆挽回老公的心那般欣喜若狂。
●PEKOE食品雜貨鋪 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mymall/index.php
實體通路:台中亞森洋果子、city super超市、新光三越超市
電話:02-2501-6641
手工限量經葉怡蘭認可
「PEKOE食品雜貨鋪」的篩選條件是以葉怡蘭認為值得推薦的產品,而她堅持的條件是「緩慢、限量、手工、古法、當季」,就像咖啡豆,她只喝現烘、再靜置1天的咖啡豆,期間經過1年半思考,確認流程可行才決定販售,每次只烘100公克,一份一份地烘,她說這是自己對食材很神經質的要求,但這種堅持,就是與眾不同的服務。
已經有40多年經驗的明光行老闆陳琳龍,與女婿蔡岳軒,一人負責實體商店、一人負責虛擬網路,每月營業額近兩千萬。
記者徐世經、高智洋/攝影
●明光食品行 http://store.pchome.com.tw/perfect/HM/introduce.htm
實體通路:台北市萬華區內江街55巷5號1樓
電話:02-2331-3282
傳承三代食品上萬款
位於台北西區發跡很早的「明光食品行」,已傳到第三代,店裡除了紙箱還是紙箱,高高低低、大大小小,近上萬款食品,但想要什麼只要一開口,不消幾秒鐘就能找出來。目前PO上網的只有其中數百款,資料尚在建構中,辦公室有片透明玻璃,還露個小縫,
貝露加總經理王淳民,曾在英國念EMBA,回台後嘗試把在歐洲吃過的食物,推薦給消費者,包括一般超市少見的英國有機顆粒芥末醬、義大利白松露奶醬等,此外還有日本頂級食品。
記者徐世經、高智洋/攝影
專人坐在裡頭,頗有「食品相談室」味道。
早期老闆陳琳龍還在當送貨員時,送貨常請餐廳小廚子簽收,累積的好交情,經過了十幾年,這些小廚子全成了飯店主廚,也成了店裡主顧客,這個好處是,打好了關卡,或許想買「某飯店的哪道菜用的那種醬油」也都沒問題。
●貝露加經典市集 http://www.bell-luke.com.tw/
實體通路: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16巷18號
電話:02-2706-1898
蒐羅世界各地健康有機食品
「貝露加經典市集」是有計畫性、透過世界各地食品展,派專人到當地挑選有知名度、強調健康、有機的頂級食品,以代理方式引進台灣。